男儿生不能裹尸马革事穷边,立功万里勒燕然
出处:《寄题谢颂臣先生生圹》
清 · 赖绍尧
男儿生不能裹尸马革事穷边,立功万里勒燕然。
又不能隐形服气归神仙,白日尸解升青天。
当学漆园傲吏委形骸,下饲蝼蚁上乌鸢。
不尔亦当将身化猿鹤,日与虫沙相周旋。
人生世上疣赘耳,溃痈决后均茫然。
达人方寸喻此理,一视死生无流连。
叹彼仆仆堪舆者,槁项黄馘真可怜。
吾友颂臣更豪放,未死先为埋骨圹。
科山山下筑生坟,前祖后妻相依傍。
坟成鸡黍邀故人,走也未往神先送。
万里驰词拟赠君,未敢长歌将哭当。
曾闻孔圣言,死骨当速朽。
肉体非黄金,不坏亦何有。
又闻宗教家,灵魂乃为宝。
身壳本六尘,火之无不可。
先生儒学探天机,旁通禅理兼能诗。
馀事间及青乌术,葬经岂受古人欺。
或疑身后经营计太早,不过平时妄塞悲。
数首生挽渊明诔,一篇生祭楚人辞。
他年路过科山麓,我欲招魂一问之。
又不能隐形服气归神仙,白日尸解升青天。
当学漆园傲吏委形骸,下饲蝼蚁上乌鸢。
不尔亦当将身化猿鹤,日与虫沙相周旋。
人生世上疣赘耳,溃痈决后均茫然。
达人方寸喻此理,一视死生无流连。
叹彼仆仆堪舆者,槁项黄馘真可怜。
吾友颂臣更豪放,未死先为埋骨圹。
科山山下筑生坟,前祖后妻相依傍。
坟成鸡黍邀故人,走也未往神先送。
万里驰词拟赠君,未敢长歌将哭当。
曾闻孔圣言,死骨当速朽。
肉体非黄金,不坏亦何有。
又闻宗教家,灵魂乃为宝。
身壳本六尘,火之无不可。
先生儒学探天机,旁通禅理兼能诗。
馀事间及青乌术,葬经岂受古人欺。
或疑身后经营计太早,不过平时妄塞悲。
数首生挽渊明诔,一篇生祭楚人辞。
他年路过科山麓,我欲招魂一问之。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谢颂臣先生的深切缅怀与对其生圹的寄情。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生死、功名、超脱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开篇即以“男儿”二字点出主题,强调了男性在社会中的责任与追求。诗人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选择:一是英勇赴边疆立功,二是追求仙道或化身为鸟兽。接着,诗人倡导了一种更为超脱的生活态度——效仿庄子的傲吏,委身于自然,与蝼蚁、乌鸢共存。这种思想反映了对传统功利主义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认为人生在世不过是“疣赘”,最终都将归于虚无。然而,真正的智者能够理解这一道理,将生死视为平等,不作过多留恋。这种达观的态度,是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领悟。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仆仆堪舆者”的辛劳与“槁项黄馘”的可怜,强调了对生命质量的重视,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成功与荣誉。他特别提到友人谢颂臣的豪放与前瞻,预设了自己的墓地,体现了对生命终结的坦然接受与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最后,诗人以孔子关于“死骨当速朽”的言论和宗教对于灵魂的看法,进一步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他赞扬谢颂臣在儒学、禅理与风水学上的造诣,认为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生命的意义,也体现了对死后世界的尊重与规划。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功名、超脱与世俗的辩证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友人谢颂臣的深情缅怀。它不仅是一首悼念之作,更是对生命哲学的深入探讨,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独特思考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