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宋 · 苏轼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注释
结根:扎根生长。岂:难道。
殊:特殊。
众:众多。
修柯:高直的枝干。
独:独自,单独。
出林:超出树林。
孤高:孤独而高傲。
不可恃:不能依赖,难以依靠。
岁晚:年末,深秋。
霜风:寒霜和冷风。
翻译
它的根系难道与众不同,枝干挺立超出林中群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通过对比竹子与众树的不同,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立不羁、坚持自我本色的个性。"结根岂殊众"指竹子与其他树木在生长方式上的区别,暗示诗人的独特之处;"修柯独出林"则强调了竹子的挺拔和超群的特点,这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种孤傲不群的态度并不可持续,"孤高不可恃"表明了对个人力量有限性的认识;而"岁晚霜风侵"则预示着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无情,以及个体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和季节的变换,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与宇宙大势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