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连云百尺楼,长风断雁十分秋
出处:《上蓝寺吸江楼》
宋 · 艾性夫
拔地连云百尺楼,长风断雁十分秋。
绝无山碍天空阔,独与江邻水拍浮。
潭底老龙眠屋影,雨馀雌霓跨帘钩。
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
绝无山碍天空阔,独与江邻水拍浮。
潭底老龙眠屋影,雨馀雌霓跨帘钩。
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拔地: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长风:大风。
断雁:失群的大雁。
空阔:开阔无阻。
雌霓:虹的一种,通常指红色的彩虹。
烽烟:古代战争中点燃的烟火,此处代指战事。
汴州:古地名,今河南开封。
翻译
拔地而起的高楼直入云霄,长风吹过,大雁孤飞,秋意浓重。没有任何山峦阻挡,天空开阔无边,独自与江水相邻,仿佛随波逐流。
潭底的老龙似乎在屋影中沉睡,雨后彩虹横跨在帘钩之上。
忧愁时不要向北倚靠栏杆,那边升起的一缕烽烟,正是汴州的战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楼阁,其建筑宏伟,与长风相呼应,给人以雄浑之感。"拔地连云百尺楼"一句,既展现了楼阁的高度,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
"长风断雁十分秋"则通过秋天萧瑟的长风和断续的雁行,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景。这里的"十分秋"不仅是对季节的描写,更隐含着一种深秋时分、边塞孤寂的氛围。
"绝无山碍天空阔,独与江邻水拍浮"两句,诗人借楼阁之高,得以眺望远方,无山阻挡,天地辽阔。同时,楼宇紧邻大江,与流动的江水相呼应,增添了一份动感和生机。
"潭底老龙眠屋影,雨馀雌霓跨帘钩"一段,通过对水下古龙安睡、屋檐之上雨滴成珠及云烟缭绕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意境。这里的"潭底老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刻画,更蕴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表达了诗人的忧思。"阑干北"可能指的是楼阁的北侧,而不是让人靠在那里生愁。"一缕烽烟是汴州"则透露出边塞烽火的警讯,表明诗中蕴含着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楼阁、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时空背景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远的思想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