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糵有工夫,气味独醇厚
宋 · 陈文蔚
春来凡草木,开处总成花。
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
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
非不爱桃李,桃李多繁枝。
寄语折花人,半开花正好。
折到离披时,翻成被花恼。
花不在色香,全在精神处。
不惯识花人,未肯轻分付。
一夜无风雨,花枝报平安。
折花须惜枝,容易莫伤残。
兰薰可以佩,幽人撷其芳。
红紫时所竞,安得细推详。
白面谁家郎,逢花便攀折。
言会折花枝,折花人更别。
曲糵有工夫,气味独醇厚。
欲酿胸中春,岂可樽无酒。
座上尝春风,客来同把盏。
妙处我独知,醺然面生暖。
浅深存斟酌,杯行不须满。
既满须持之,不持惧招损。
香液喷瓮面,红光浮满卮。
此为最佳处,亦是极难时。
杯深不可把,俯身为渠撋。
淋浪莫沾衣,操纵得其权。
有客太诗狂,斗酒约相就。
那识半醺时,春风满怀袖。
我有酒一壶,酝酿颇得宜。
饮之痊沈痾,赠子聊以持。
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
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
非不爱桃李,桃李多繁枝。
寄语折花人,半开花正好。
折到离披时,翻成被花恼。
花不在色香,全在精神处。
不惯识花人,未肯轻分付。
一夜无风雨,花枝报平安。
折花须惜枝,容易莫伤残。
兰薰可以佩,幽人撷其芳。
红紫时所竞,安得细推详。
白面谁家郎,逢花便攀折。
言会折花枝,折花人更别。
曲糵有工夫,气味独醇厚。
欲酿胸中春,岂可樽无酒。
座上尝春风,客来同把盏。
妙处我独知,醺然面生暖。
浅深存斟酌,杯行不须满。
既满须持之,不持惧招损。
香液喷瓮面,红光浮满卮。
此为最佳处,亦是极难时。
杯深不可把,俯身为渠撋。
淋浪莫沾衣,操纵得其权。
有客太诗狂,斗酒约相就。
那识半醺时,春风满怀袖。
我有酒一壶,酝酿颇得宜。
饮之痊沈痾,赠子聊以持。
注释
凡:所有。东皇:古代对春天的称呼。
矫矫:卓越出众。
桃李:比喻才子佳人。
离披:凋零、散落。
精神处:内在品质。
幽人:隐士。
竞:争艳。
沈痾:疾病。
聊以持:姑且用来安慰。
翻译
春天来临,所有草木开花。自然界本身并无偏爱,人们却过度赞美。
我喜爱花中的王者,它姿态独特出众。
并非不喜欢桃李,只是它们过于繁茂。
我想告诉折花的人,花半开时最美。
当花朵凋零,反而让人烦恼。
花的魅力不在颜色和香气,而在精神内涵。
不懂花的人,不会轻易欣赏。
一夜无风无雨,花枝象征着平安。
折花要珍惜枝条,不要轻易伤害。
兰花的香气适合佩戴,隐士则采摘它的芬芳。
红紫争艳,我们应细细品味。
白衣少年随意折花,言语间流露出轻浮。
聚会中,有人醉心于折花,各自不同。
酿酒需要耐心,酒味醇厚。
想在心中酿造春天,怎能没有酒?
与客人共享春意,举杯共饮。
美酒的妙处只有我知道,喝下后脸上泛起暖意。
饮酒需适度,斟酌浅深,不必满杯。
满杯需谨慎,否则易有损失。
酒香溢出酒瓮,红光满溢酒杯。
这是最佳享受,也是最艰难的抉择。
杯子太满无法拿起,只能低头去捧。
饮酒时切勿溅湿衣物,掌握好分寸。
有位诗人过于豪饮,邀我共饮。
他不懂半醉的乐趣,春风已满袖。
我有一壶佳酿,酿制得恰到好处。
饮下它能治愈沉疴,赠予你聊表心意。
鉴赏
这首宋诗《以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为韵赠徐子融》是陈文蔚所作,通过对春花与饮酒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人生的感悟。首联“春来凡草木,开处总成花”写出了春天万物生长,花开遍地的景象,而“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则暗示了花开花落皆自然,人们却常常过度赞美。接着,诗人以“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表达对花中牡丹的喜爱,认为其独特出众。
诗人通过“桃李多繁枝”与牡丹对比,提醒人们欣赏事物不应只看表面繁华,而应注重内在品质。“寄语折花人,半开花正好”劝诫人们欣赏花儿的最佳时刻,寓意人生道理,即把握适当时机。接下来,诗人借花喻酒,强调酒的醇厚和品味的重要性,以及与朋友共饮的乐趣。
诗中“妙处我独知,醺然面生暖”表达了诗人独自品味其中深意的满足感,同时也寓言了人生的智慧需要慢慢体会。最后,诗人以饮酒的场景结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洒脱态度,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懂得节制和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花与酒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