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好每教高士许,家贫多得故人怜
出处:《谢士烈送柴》
元末明初 · 王翰
三年为客住梁园,两眼昏眵雪满颠。
诗好每教高士许,家贫多得故人怜。
驱寒但恨樽无酒,借煖今欣灶有烟。
惭愧题书问馀用,欲求刍豆苦无钱。
诗好每教高士许,家贫多得故人怜。
驱寒但恨樽无酒,借煖今欣灶有烟。
惭愧题书问馀用,欲求刍豆苦无钱。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的《谢士烈送柴》。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客居之人,在梁园生活三年的艰辛与困顿。首联“三年为客住梁园,两眼昏眵雪满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疲惫,两眼昏花,白发如雪,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不易。
颔联“诗好每教高士许,家贫多得故人怜”则在困境中透露出一丝温暖,诗人虽身处贫困,但其才华得到高士的认可,友情的慰藉让他感到了人间的温情。颈联“驱寒但恨樽无酒,借煖今欣灶有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的无奈与喜悦,尽管没有酒可饮,但能有灶火取暖,已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与感激。
尾联“惭愧题书问馀用,欲求刍豆苦无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感激之情,虽然想要表达谢意,却因经济拮据而难以实现,这种无奈与谦逊的态度,更显出了诗人的真诚与谦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在艰难时刻仍能感受到的人间温情,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