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锦被易寒长熨火,玉书难寄每增忧全文

锦被易寒长熨火,玉书难寄每增忧

明 · 江源
年年烽燧照边邮,飞挽怜君万里游。
锦被易寒长熨火,玉书难寄每增忧
小姑窥幔时嗔睡,幼女牵衣不解愁。
颇觉别离心独苦,为谁膏栉此蓬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开篇“年年烽燧照边邮”,点明了丈夫常年在外,征战边疆的背景,烽火连天,战事频繁,充满了动荡与不安。接着“飞挽怜君万里游”一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长途跋涉、远离家乡的深深怜惜之情。

“锦被易寒长熨火”描绘了冬季里,即使使用温暖的锦被也无法抵御寒冷,暗喻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玉书难寄每增忧”则说明了女子因无法通过书信传达心意而倍感忧虑,体现了通信不便时代情感交流的艰难。

“小姑窥幔时嗔睡,幼女牵衣不解愁”两句,通过两个孩子的视角,侧面表现了女子的思念之深。小姑子在帘幕中偷看,不时嗔怪女子的沉睡;幼女拉着母亲的衣角,却不懂得母亲心中的忧愁。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家庭中的温馨与无奈。

最后,“颇觉别离心独苦,为谁膏栉此蓬头”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因长久的分离而感到内心痛苦,甚至不惜以蓬头垢面的形象自嘲,以示对丈夫的思念之深。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入微,充分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长期分离的丈夫时的复杂心情和坚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