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青山,身外无周易
出处:《题于潜西菩兼山阁参寥受业》
宋 · 释道璨
青山在屋头,易见甚难识。
如玉有碎气,如土有正色。
平生万里眼,付此千丈壁。
云行山欲动,云深山更碧。
动止同一机,兼处贵自得。
心外无青山,身外无周易。
安得识山人,倚阑论未画。
如玉有碎气,如土有正色。
平生万里眼,付此千丈壁。
云行山欲动,云深山更碧。
动止同一机,兼处贵自得。
心外无青山,身外无周易。
安得识山人,倚阑论未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题于潜西菩兼山阁参寥受业》,诗人以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对山水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心境的表达。首句“青山在屋头,易见甚难识”,描绘了青山近在眼前却难以穷尽其深邃内涵的画面,暗示了事物表面与内在的差异。接下来,“如玉有碎气,如土有正色”运用比喻,说明即使看似平凡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品质。
“平生万里眼,付此千丈壁”,表达了诗人一生的见识广博,却在此山中找到了可以寄托心灵的高峻峭壁。随后,“云行山欲动,云深山更碧”通过云雾的变化,描绘出山的动态美,也寓言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动止同一机,兼处贵自得”进一步阐述了动静之间的平衡与自我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心外无青山,身外无周易”,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对外物的理解息息相关,只有内心澄明,才能真正领悟山水的真谛。结尾“安得识山人,倚阑论未画”,表达了诗人期待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探讨这未尽的山水之画,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