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
出处:《山阳客中杂言四首 其二》
宋 · 俞德邻
秋帆泊淮浦,小山倏春风。
春风到花柳,青青间深红。
散屧慰寂寞,道与征夫逢。
为言丧乱后,十室八九空。
村墟暗荆杞,渚泽哀飞鸿。
奈何数下令,科敛纷错重。
语已仰天叹,泣涕沾其胸。
呜呼天地德,微小无不容。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
会闻贤刺史,抚汝如汉龚。
征夫甫收泣,悍吏来自东。
春风到花柳,青青间深红。
散屧慰寂寞,道与征夫逢。
为言丧乱后,十室八九空。
村墟暗荆杞,渚泽哀飞鸿。
奈何数下令,科敛纷错重。
语已仰天叹,泣涕沾其胸。
呜呼天地德,微小无不容。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
会闻贤刺史,抚汝如汉龚。
征夫甫收泣,悍吏来自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阳客居时所见的社会现状和内心情感。首句“秋帆泊淮浦,小山倏春风”以自然景象开篇,秋风拂过淮河岸边的小山,春意盎然,预示着生机与希望。接着,“春风到花柳,青青间深红”描绘了春天到来,花柳青翠,红花点缀其间,色彩鲜明,充满生机。
“散屧慰寂寞,道与征夫逢”则转而描写诗人与行军途中的士兵相遇,以闲适的步履慰藉彼此的孤独。接下来的“为言丧乱后,十室八九空”,揭示了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十户人家中就有八九户是空荡的,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村墟暗荆杞,渚泽哀飞鸿”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荒芜景象,村庄被荆棘覆盖,水泽中飞鸿哀鸣,凄凉之感油然而生。诗人对统治者的批评在“奈何数下令,科敛纷错重”一句中体现,指责他们频繁发布命令,加重赋税,使百姓苦不堪言。
“语已仰天叹,泣涕沾其胸”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愤怒。最后,“呜呼天地德,微小无不容”感叹天地之大,却容不下微小的生灵,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而“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蒿蓬”则直指权贵阶层的冷漠无情,将百姓比作草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被忽视的命运。
“会闻贤刺史,抚汝如汉龚”表达了诗人对贤明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汉代的龚遂一样,体恤民情,减轻百姓负担。最后一句“征夫甫收泣,悍吏来自东”暗示了在贤明官员的治理下,征夫停止哭泣,悍吏也有所收敛,社会秩序得以恢复,百姓生活有望改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公正、仁慈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