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亭障多堕毁,金镞无全躯全文

亭障多堕毁,金镞无全躯

出处:《灭胡
唐 · 王无竞
汉军屡北丧,胡马遂南驱。
羽书夜惊急,边柝乱传呼。
斗军却不进,关城势已孤。
黄云塞沙落,白刃断交衢。
朔雾围未解,凿山泉尚枯。
伏波塞后援,都尉失前途。
亭障多堕毁,金镞无全躯
独有山东客,上书图灭胡。

注释

汉军:指汉朝的军队。
屡北:多次败退。
胡马:胡人的骑兵,指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
南驱:向南侵袭。
羽书:古代军事紧急文书,插羽毛表示紧急。
边柝:边境的哨所或守夜打更的梆子声。
斗军:作战的军队。
不进:未能前进。
关城:关隘和城市。
势已孤:形势已经孤立无援。
黄云:指沙漠或大风扬起的尘土。
塞沙:堵塞的沙尘。
白刃:明亮的刀剑,这里代指战斗。
交衢:交错的道路,泛指交通要道。
朔雾:北方的寒雾。
围未解:包围的局势没有缓解。
凿山泉:在山中挖掘以寻找水源。
尚枯:仍然干涸。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有‘伏波将军’之称,这里泛指有力的援军。
都尉:古代武官名,此处在诗中可能指前线的指挥官。
亭障:边防的堡垒或哨所。
堕毁:倒塌毁坏。
金镞:金属制的箭头,这里代指箭矢。
无全躯:找不到完整的身体,形容战斗激烈,伤亡惨重。
山东客:崤山以东的人,泛指中原地区的壮士。
上书:向朝廷呈递奏章。
图灭胡:计划或图谋消灭胡人。

翻译

汉军多次败退损失惨重,胡人的骑兵趁势向南侵袭。
紧急的军情文书在夜晚令人惊恐,边境的哨兵纷乱地传递着警报声。
部队却未能前进抵抗,关隘城市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漫天黄沙遮蔽,锋利的刀剑在交通要道上交战断裂。
北方的寒雾包围尚未解除,开凿山石寻找水源也依然干涸。
像马援(伏波将军)那样的后援力量没有了,都尉也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边防的堡垒大多倒塌毁坏,箭头找不到完整的身体(喻战士伤亡惨重)。
唯独有位来自崤山以东的壮士,上书朝廷献计图谋消灭胡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残酷场景,通过对汉军北退、胡马南侵的描述,展现了战事的紧急和边关的危险。诗人运用“羽书夜惊急”、“朔雾围未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紧迫和压抑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汉军在战斗中的不利处境,如“斗军却不进”、“关城势已孤”所示。

然而,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却有“山东客”上书主张积极抗击胡人,图谋灭胡,显示出一种坚决的抵抗态度和对胜利的渴望。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表现了战争的艰难,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安危的关切,以及对抗敌斗争的决心。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力量感和战斗精神的边塞诗,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战争的残酷现实,也传递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民族情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