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差堠子,久立待车尘
出处:《入溧水界阅堠子》
宋 · 杨万里
才入溧水界,休教勤吏民。
是谁差堠子,久立待车尘。
苔藓今仍古,风霜秋复春。
不知双与只,迎送几行人。
是谁差堠子,久立待车尘。
苔藓今仍古,风霜秋复春。
不知双与只,迎送几行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刚刚进入溧水之滨,便对勤劳的官吏和民众提出了休息的建议,显露出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享受片刻安宁的愿望。
“是谁差堠子,久立待车尘”两句,则描写了一个小小的官府或驿站中的景象。这里的“堠子”指的是古代用于标志边界或者路途的石碑或木桩,而诗人对其产生了关注和好奇,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消息或是车马的到来。
接下来的“苔藓今仍古,风霜秋复春”则转向自然景物,表达了时间流逝而自然万物不变的情感。这里,“苔藓”指的是长满石头的青苔,给人一种岁月悠久之感,而“风霜秋复春”则是对四季更替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永恒不息的循环。
最后两句“不知双与只,迎送几行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双与只”可能指的是时间或某种事情的数量,但诗中并未明示,而是通过“不知”的态度来体现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过往匆匆行人漠视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中自然永恒性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