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可比柳州传,报以远大非空言
入海莫探明月珠,云卿有子知读书。
五男二女古亦少,卿家得之如得宝。
大者筋力强,幼者颜色好。
问之何能得如是,周郎家有长生草。
云卿食禄今八千,探囊谢医无一钱。
此文可比柳州传,报以远大非空言。
鉴赏
此诗《为云谷隐题谢周小儿卷后》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对比登山采玉、入海探珠与云谷隐士家庭的幸福,展现了对云谷隐士及其子女的赞美之情。
首句“登山莫采连城玉”,以登山采玉比喻追求物质财富,暗示了云谷隐士家庭并不以此为目标。接着“云卿有子万事足”一句,直接点出云谷隐士虽无连城之玉,但因有贤子而感到满足,表达了对云谷隐士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肯定。
“入海莫探明月珠,云卿有子知读书”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云谷隐士家庭重视教育,其子知书达理,胜过追求物质的珍宝。通过对比登山采玉、入海探珠与读书的对比,凸显了云谷隐士家庭的价值观。
“五男二女古亦少,卿家得之如得宝”两句,赞美云谷隐士家庭拥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样的组合在古代也是难得的。这里将云谷隐士的家庭成员视为珍贵的宝藏,体现了对云谷隐士家庭成员的珍视。
“大者筋力强,幼者颜色好”描述了云谷隐士家庭中各年龄段成员的特点,大者身体健壮,幼者面容可爱,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活力。
“问之何能得如是,周郎家有长生草”一句,以“长生草”比喻云谷隐士家庭的长寿与幸福,暗示了云谷隐士家庭之所以如此和谐美满,可能得益于某种特殊的智慧或秘诀,此处巧妙地将云谷隐士与周郎(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周瑜)相提并论,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
最后,“云卿食禄今八千,探囊谢医无一钱”两句,通过描述云谷隐士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调了其家庭的幸福与富足。云谷隐士虽然享受着俸禄,但生活简朴,不需花费大量钱财就医,这反映了云谷隐士家庭的经济状况良好,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此文可比柳州传,报以远大非空言”结尾两句,将云谷隐士的家庭生活与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有《永州八记》等作品)的作品相比较,认为云谷隐士家庭的生活状态与柳宗元笔下描绘的理想生活相类似,表达了对云谷隐士家庭的崇高评价,并强调了这种评价并非空洞之言,而是基于对云谷隐士家庭真实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云谷隐士家庭的描绘,展现了对和谐、幸福、教育、智慧与简朴生活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