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沧江客未还,履长冠冕尚随班
出处:《长至班罢》
明 · 陆深
岁晚沧江客未还,履长冠冕尚随班。
五更漏水浮银箭,千里籓封傍雪山。
旧典岁修知国体,孤臣身远忆天颜。
新阳一脉须调护,环佩归来学闭关。
五更漏水浮银箭,千里籓封傍雪山。
旧典岁修知国体,孤臣身远忆天颜。
新阳一脉须调护,环佩归来学闭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深所作的《长至班罢》。诗中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滞留于沧江,虽已履长冠冕,仍随班列,体现了其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坚持。五更时分,滴漏声声,仿佛银箭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滑行;而千里之外,雪山环绕的藩封之地,似乎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一种遥远而静谧的对比。
“旧典岁修知国体”,诗人深知国家的典章制度,每年岁末之时,都需进行修缮与维护,这不仅是对传统与规矩的尊重,也是对国家治理的一种责任与承诺。然而,“孤臣身远忆天颜”,身处远离京城的地方,诗人却心系朝廷,思念着皇帝的面容,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最后,“新阳一脉须调护,环佩归来学闭关”,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诗人希望新一年的阳光能够温暖大地,万物复苏。同时,他渴望回到京城,如同佩戴着玉佩的官员一般,学习闭关修行,或许是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也可能是对政治生涯的一种反思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也有对国家与君主的忠诚,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