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语清晨,园林春色到
出处:《成左二仲甫论诗》
清 · 庄宇逵
飏言肇虞廷,断竹传古调。
咏诗本言志,风雅原忠孝。
灵均继三百,以神不以貌。
柴桑元气流,高节罗众妙。
大化敷文章,真机泄窔奥。
流莺语清晨,园林春色到。
月过生花光,风来响泉窍。
俯拾惟自然,天籁谁能效。
咏诗本言志,风雅原忠孝。
灵均继三百,以神不以貌。
柴桑元气流,高节罗众妙。
大化敷文章,真机泄窔奥。
流莺语清晨,园林春色到。
月过生花光,风来响泉窍。
俯拾惟自然,天籁谁能效。
鉴赏
这首清代庄宇逵的《成左二仲甫论诗(其一)》以典雅的词句,表达了对古代诗歌传统的敬仰和对诗人精神品格的赞美。首句“飏言肇虞廷,断竹传古调”描绘了诗歌源于古老的宫廷文化,如同竹简传递的传统曲调,富有历史感。接下来,“咏诗本言志,风雅原忠孝”强调了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个人志向,以及对忠孝伦理的弘扬。
诗人接着提到屈原的《离骚》,以“灵均继三百,以神不以貌”赞扬屈原的精神超越了外在形貌,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接下来,诗人将这种精神传承至陶渊明,称其为“柴桑元气流,高节罗众妙”,赞美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然之气,艺术技巧高超。
“大化敷文章,真机泄窔奥”进一步阐述诗歌如天地大化般包容万物,揭示了创作的深邃内涵。接下来的“流莺语清晨,园林春色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歌的意境之美。月光与泉水的描写,如“月过生花光,风来响泉窍”,则增添了诗意的动态感。
最后,“俯拾惟自然,天籁谁能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认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真正领悟并模仿天籁般的诗歌境界。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蕴深厚,充分体现了庄宇逵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古代诗人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