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总落题诗手,春雨偏知种树心
出处:《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
明 · 林光
谁道东南有赏音,不闻三载定山琴。
梅花总落题诗手,春雨偏知种树心。
何处高僧来惠远,他时好语话周任。
指头江浦平湖路,却恨瓜州一水深。
梅花总落题诗手,春雨偏知种树心。
何处高僧来惠远,他时好语话周任。
指头江浦平湖路,却恨瓜州一水深。
鉴赏
这首诗以“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叠韵赠六律依韵奉答(其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联“谁道东南有赏音,不闻三载定山琴”,诗人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质疑东南之地是否真的有人能理解他的音乐才华,暗含着对自己音乐才能未被赏识的感慨。接着,“不闻三载定山琴”一句,既是对过去三年中未能有人欣赏自己音乐的遗憾,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
颔联“梅花总落题诗手,春雨偏知种树心”,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梅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题诗手”则暗喻诗人的创作热情与才华。春雨的滋润则寓意着对生命成长的期待与对努力耕耘的肯定,这里“种树心”不仅指实际的植树活动,更象征着对事业或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颈联“何处高僧来惠远,他时好语话周任”,诗人在此处借用了佛教中的“惠远法师”和历史人物“周任”的典故,表达了对智慧与道德的向往,以及对未来能够遇到良师益友的期待。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尾联“指头江浦平湖路,却恨瓜州一水深”,诗人以“指头”比喻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将“江浦平湖路”视为实现理想的道路,而“瓜州一水深”则象征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挑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决心,以及对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