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出处:《酬太常从兄留别》
唐 · 武元衡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乡路:乡村道路。日兹:如今。
始:开始。
征轩:远行的马车。
行复留:又要停留。
张骞:古代出使西域的使者。
随:跟随。
汉节:汉朝的使节象征。
王浚:历史人物,曾率军攻吴。
刀州:古地名,可能指今四川遂宁一带。
泽国:水乡。
烟花:形容美景如短暂的烟火。
度:度过。
铜梁:地名,在今重庆附近。
雾雨愁:烟雨中的哀愁。
别离:离别。
无可奈:无法抵挡。
万恨:无数的愁绪。
锦江:成都著名的河流。
翻译
乡村的道路如今开始延伸,远行的马车又要停留。像张骞跟随汉使出使,王浚镇守在铜梁州。
水乡的美景如烟花般短暂,铜梁笼罩在烟雨的哀愁中。
离别之情无法抵挡,满腔愁绪汇入锦江长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酬太常从兄留别》。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所产生的深深忧虑。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乡间小道上初次踏足的情景,同时表达了他因朋友的陪伴而不急于离去的心情。
"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这里提到的“张骞”和“王浚”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用来点缀诗人的友谊之情。张骞是西汉时期的探险家,他曾随汉武帝的使节远赴西域;而王浚则是在三国时期守卫蜀地的将领。这两个人物形象增添了诗中的历史和文化厚重感。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别离感到的忧郁心情。“泽国”指的是水乡之地,这里的“烟花”可能是春天的柳絮或樱花,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而“铜梁”则是一处地名,“雾雨”则增添了氛围中的一份迷离和不明。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分别的无奈与深深的忧虑。“万恨”意味着无法言说的哀愁,而“锦江”则可能是指某一条河流,这里的“流”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流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朋友别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