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出处:《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五》
唐 ·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妇车。
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妇车。
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注释
何处:哪里。春深:春天最浓的时候。
上巳家:上巳节的家,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到水边举行祓禊仪式,清除不祥。
兰亭:古代文人雅集之地,有著名的《兰亭集序》。
席上酒:宴会上的酒。
曲洛:地名,此处指河流名。
岸边花:河边盛开的花朵。
弄水:在水中嬉戏。
游童:游玩的孩子。
棹:划船的工具,这里指划船。
湔裾:洗衣服,湔是洗涤的意思,裾指衣襟。
齐桡:一起划桨,桡是船桨。
争渡处:竞赛过河的地方。
一匹锦标斜:锦标,古代比赛获胜的标志,这里形容锦标倾斜,象征比赛激烈。
翻译
哪里的春天最美呢,就是在上巳节的家中。兰亭宴会上美酒飘香,曲洛河边繁花似锦。
玩耍的孩童划着小船,洗衣的女子驾着车子。
划船比赛的激流中,锦标倾斜,竞争激烈。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向往,并且已经找到了一处最适合享受春天的地方——上巳家。这里的“上巳”可能指的是一个地点,也许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能够体验到深邃春意的地方。
接下来的“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展示了诗人在兰亭中摆放筵席饮酒,同时享受着曲洛岸边盛开的花朵。这里描绘了一种田园风光与文人雅集的场景,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间之乐。
“弄水游童棹”一句,则是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的情形,通过“棹”的细节,使读者感受到春日里的活泼与欢乐。紧接着的“湔裾小妇车”进一步描绘了乡间生活的宁静与和美,小妇洗衣后的场景,透露出一丝温馨。
最后,“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描述了一群人在渡口争相渡河的情形,而“一匹锦标斜”则是对渡船上挂着的锦旗斜倚着风景的描写。这里通过对比和细节,展现了春天不仅自然美丽,而且充满活力与生机。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情境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春天深处美好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