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桃葩开始盛,有情丹壑恨来迟
出处:《作金携牡丹回》
明 · 释函是
倾国名花好自持,岂因零落慎相期。
竹笼驰马惭当日,雪棹逢僧寄一枝。
无意桃葩开始盛,有情丹壑恨来迟。
回首沉香亭上事,空令人忆暮春时。
竹笼驰马惭当日,雪棹逢僧寄一枝。
无意桃葩开始盛,有情丹壑恨来迟。
回首沉香亭上事,空令人忆暮春时。
鉴赏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之情。首句“倾国名花好自持”,以“倾国”形容牡丹之美,强调其非凡的风姿,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意。“岂因零落慎相期”,则表达了即使面对凋零也不放弃期待的心境,体现了对美好事物持久的追求和珍视。
接着,“竹笼驰马惭当日,雪棹逢僧寄一枝”,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竹笼驰马象征着过去,而雪棹逢僧寄一枝则描绘了诗人试图在当下寻找往日美好记忆的努力。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使得主题更加丰富。
“无意桃葩开始盛,有情丹壑恨来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意中桃树开始繁盛,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不经意的美好;而丹壑(红色的山谷)的遗憾在于错过美好的时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回首沉香亭上事,空令人忆暮春时”,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沉香亭上的美好时光,现在只能徒增对春天的怀念。这句话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当前时光的珍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既细腻又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