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派回风雪,心源贝叶经
出处:《挽郑恭老少卿》
宋 · 杨万里
天不遗耆老,人谁尚典刑。
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
诗派回风雪,心源贝叶经。
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
诗派回风雪,心源贝叶经。
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天空。遗:遗忘。
耆老:年长的人。
尚:崇尚。
典刑:法制严明。
卿月:皎洁的月亮。
无复:不再有。
史天:史册上的清廉。
天青:如蓝天般清明。
诗派:诗歌流派。
回风雪:风雪回旋的意象。
心源:内心深处。
贝叶经:佛教的经典文献,常以贝多树叶书写。
书带草:一种象征高雅学问的植物。
和露:含着露水。
泣:哭泣,这里形容深感哀痛。
康成:东汉学者郑康成,以其博学著称。
翻译
上天没有遗忘年长的人,世间还有谁崇尚法制严明。以往的清廉如皓月,如今史册再无那样的清明。
诗歌风格如同风雪回旋,内心深处遵循佛法经典。
因此应当效仿书带草,含泪诉说对康成的敬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挽郑恭老少卿》。在这短小的四句中,杨万里借古人之口,表达了对朋友郑恭老年迈而依旧不减的敬意与赞赏。
首句“天不遗耆老”,出自《尚书·大誓篇》,意指上天并未遗忘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者。这里诗人用此典故,表明郑恭老虽年岁已高,但其德行和贤能依旧受到天之眷顾。
“人谁尚典刑”,则是说在世人中,还有谁能够像郑恭老一样,保持着古时圣人的法度(典刑)呢?此句强调了郑恭老的品德与行为,是当世难得的人格楷模。
第三句“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描绘出郑恭老的高洁品质和不染尘埃的清廉。月亮比喻其纯洁无暇,史天青则是说他如同古代贤者那般地位崇高而又清澈。
末句“诗派回风雪,心源贝叶经”,表明郑恭老不仅品格高尚,而且文学造诣也极其深厚。这里的“诗派”指的是他在文学上的流派和影响,“风雪”则是形容他的文章气势磅礴;“心源”则透露出他的内心世界,而“贝叶经”则是在赞美他的学问渊博,如同古代圣贤留下的典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既颂扬了郑恭老的高尚品格,又赞美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杨万里以此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崇高道德与学术造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