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
出处:《送中上人归里》
元 · 善住
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
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
旧隐重归日,寒螀夜夜啼。
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
旧隐重归日,寒螀夜夜啼。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善住所作的《送中上人归里》。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写出了送别时的无奈与不舍,即使尽力挽留,也难以阻止分别的时刻到来,只能在即将告别的瞬间,再次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表达最后的依恋。
颔联“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通过对比客居之路的遥远与家乡山峦的低矮,突显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远方旅途的忧虑。客居他乡的路途漫长而充满忧愁,而心中所思的家乡山峦似乎变得近在眼前,却又显得格外低矮,这种情感上的反差,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与怀念。
颈联“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描绘了一幅秋天郊外的景象。野花在秋风中显得寂寥而稀疏,江边的草地在傍晚时分更是笼罩着一层凄迷的氛围。这样的自然景观,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尾联“旧隐重归日,寒螀夜夜啼”,则将思绪拉回未来,想象着友人归隐故里的那一天,夜晚的寒蝉不停地鸣叫,仿佛在诉说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这一联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是对当下离别之苦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感波澜,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意,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乡愁的深刻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