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谒心全懒,紬书眼倍昏
出处:《独游塘头五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纳谒心全懒,紬书眼倍昏。
偶思行药圃,独往叩柴门。
湿岸凫梳羽,颓塍枣露根。
元来好诗句,只在数家村。
偶思行药圃,独往叩柴门。
湿岸凫梳羽,颓塍枣露根。
元来好诗句,只在数家村。
注释
纳谒:拜访。心全懒:心情全然懒散。
紬书:写信。
眼倍昏:眼睛更加昏花。
行药圃:去药园散步。
独往:独自前往。
叩柴门:敲打柴门。
湿岸:湿润的河岸。
凫:野鸭。
颓塍:废弃的田埂。
枣露根:枣树露出根部。
元来:原来。
好诗句:美妙的诗句。
数家村:几家朴素的村庄。
翻译
拜访的心情全然懒散,写信的眼睛更加昏花。偶尔想到去药园散步,独自前往敲打柴门。
湿润的河岸边,野鸭梳理着羽毛,废弃的田埂上,枣树露出根部。
原来美妙的诗句,就隐藏在这几家朴素的村庄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纳谒心全懒,紬书眼倍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外界事务的疏离,他的心灵已经达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而世间纷扰对他来说已经模糊不清。"偶思行药圃,独往叩柴门"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生活自给自足的状态。他偶尔会思考种植药材,并且独自一人前往围栏笆门处,这些都是他与大自然对话的方式。
"湿岸凫梳羽,颓塍枣露根"则是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细腻观察。水边的小鸟在整理羽毛,而荒废的堤岸上长满了野果,这些生动的景象构成了诗人的生活背景。
最后两句"元来好诗句,只在数家村"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价值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真正好的诗句并不是那些繁复华丽的宫廷诗词,而是在民间、在普通百姓中可以寻找到。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本质的理解以及他对生活真实性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淡而深远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