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想明月辉,梧桐坐来落
出处:《十七夜雨坐》
明 · 许宗鲁
秋云满空塞,夜景生寥廓。
开帘对零雨,客思转萧索。
灯明虚室幌,月暗高城柝。
天际闻远鸿,琴中悲怨鹤。
佳人不共赏,感叹秋怀恶。
侧想明月辉,梧桐坐来落。
开帘对零雨,客思转萧索。
灯明虚室幌,月暗高城柝。
天际闻远鸿,琴中悲怨鹤。
佳人不共赏,感叹秋怀恶。
侧想明月辉,梧桐坐来落。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许宗鲁的《十七夜雨坐》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寂寥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秋云满空塞”展现了秋夜云层浓厚,仿佛填满了整个天空,渲染出一种压抑而沉闷的气氛。接着,“夜景生寥廓”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广阔与寂静。
诗人打开窗帘,面对着零星细雨,内心的情绪也随之变得萧瑟凄凉。“客思转萧索”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寂之情。室内,灯光微弱地摇曳在空荡的室内,室外月色昏暗,远处城楼的更鼓声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哀伤。
“天际闻远鸿,琴中悲怨鹤”通过自然景象和音乐的描绘,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怨,仿佛远方的大雁和琴中的白鹤都在共鸣他的悲伤。最后两句“佳人不共赏,感叹秋怀恶”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他独自坐在那里,只能想象着明月的光辉洒在梧桐叶上,象征着自己的落寞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融,传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人生无常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