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琴辱使怨何深,不是中和太古心
出处:《戴安道碎琴》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破琴辱使怨何深,不是中和太古心。
傲物凌人终免祸,武陵毕竟是知音。
傲物凌人终免祸,武陵毕竟是知音。
鉴赏
这首诗《戴安道碎琴》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破琴辱使怨何深,不是中和太古心。傲物凌人终免祸,武陵毕竟是知音。”四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戴安道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句“破琴辱使怨何深”,描绘了戴安道因琴而遭受侮辱时内心的痛苦与愤慨,展现了他对于艺术与尊严的坚守。次句“不是中和太古心”,则揭示了戴安道并非追求中庸和谐之人,而是有着超越时代的独立精神与追求,暗示其思想的先进与超前。
第三句“傲物凌人终免祸”,赞扬了戴安道面对权贵与世俗的傲骨,不畏强权,最终避免了不必要的灾祸,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处世之道。最后一句“武陵毕竟是知音”,则以武陵比喻知音难遇,表达了对戴安道能够找到真正理解与欣赏他的人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己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戴安道生平事迹的想象与演绎,不仅展现了其个性的独特与高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于知音难遇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