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庸无与守,魏吃浪成名
出处:《毁邓艾庙》
宋 · 洪咨夔
蜀庸无与守,魏吃浪成名。
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
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
潴薙莫留迹,山川方气平。
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
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
潴薙莫留迹,山川方气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蜀庸:蜀地的平庸之人。魏吃浪:魏国轻浮之人。
洿:污浊。
砧机:切肉的石板。
饕:贪婪。
柏溪:地名,可能指有柏树的溪流。
玉案:精美的案几。
潴薙:沼泽或湿地。
气平:气象清明,太平。
翻译
蜀地无人能守,魏国之人轻浮得名。鲜血染红了砧板,灵魂仍贪恋美酒和祭品。
柏溪融化的雪水倾泻而下,玉案高耸如云横卧天际。
沼泽之地不要留下痕迹,天地间正气浩荡,万物平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毁邓艾庙》,通过对邓艾庙的描绘和对邓艾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蜀庸无与守”暗指邓艾在蜀汉灭亡中的角色,暗示其能力不足;“魏吃浪成名”则讽刺邓艾因战功而迅速显赫,但带有贬义。
接下来的两句“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通过“砧机”和“酒牲”这两个意象,揭示了邓艾悲剧性的结局,他的鲜血染污了刑具,死后还被祭祀为牺牲。诗人以冷峻的笔触刻画出邓艾一生的悲惨。
“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描绘了邓艾庙的环境,柏溪融雪,清冷而寂静,玉案高耸,仿佛邓艾的灵魂仍在云端徘徊。这两句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邓艾身后名声的质疑。
最后,“潴薙莫留迹,山川方气平”呼吁人们不要过分追忆邓艾,让山川大地恢复平静,暗示历史的尘埃应随时间而逝去,不应再让一个失败者的遗迹扰乱世间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辛辣的讽刺和深沉的感慨,对邓艾的命运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