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平反尽欲归中典,调燮端宜位上台全文

平反尽欲归中典,调燮端宜位上台

宋 · 王十朋
亢阳谁谓不为灾,饥馑连年甑有埃。
旱魃忽随冤狱散,雨师遥逐使车来。
平反尽欲归中典,调燮端宜位上台
更喜诗如杜陵老,江流坐稳兴悠哉。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次韵何宪子应喜雨》。诗中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公正与治理的期盼。

首句“亢阳谁谓不为灾”,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长时间干旱的痛苦,仿佛在质问为何如此酷热的天气不被视为灾难。接着,“饥馑连年甑有埃”进一步描述了因干旱导致的粮食短缺,甑中积满灰尘,形象地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

“旱魃忽随冤狱散,雨师遥逐使车来”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旱魃和雨师,生动地描绘了干旱突然解除的情景,仿佛是冤屈得到昭雪,正义得以伸张。同时,也暗示了官员的勤政与治理效果。

“平反尽欲归中典,调燮端宜位上台”表达了对公正与治理的渴望,希望官员能够公正无私,治理国家如同调和阴阳,处于高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更喜诗如杜陵老,江流坐稳兴悠哉”则以杜甫(字子美,号杜陵)的诗作比喻,表达了对诗人创作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仿佛江水平稳,诗人的心境也随之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公正、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