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金谷尘,萧艾没芳草
出处:《和赵子俊閒居十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牟巘
势利苦炎炎,名节贵皓皓。
河县开桃李,家园熟梨枣。
当年归骑省,名誉岂不早。
一染金谷尘,萧艾没芳草。
胡为閒居赋,乃诮任安巧。
所以惟慕陶,固穷而守道。
河县开桃李,家园熟梨枣。
当年归骑省,名誉岂不早。
一染金谷尘,萧艾没芳草。
胡为閒居赋,乃诮任安巧。
所以惟慕陶,固穷而守道。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势利与名节的价值观,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坚守。首句“势利苦炎炎”以炎热比喻世俗的诱惑与压力,暗示了在功利社会中保持清白的不易。接着,“名节贵皓皓”则强调了高洁品行的珍贵,皓皓象征着纯洁无瑕。
“河县开桃李,家园熟梨枣”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桃李、梨枣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丰收,同时也暗喻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与收获。然而,“当年归骑省,名誉岂不早”转折处揭示了诗人曾有过追求名誉与地位的时期,但很快意识到这种追求并非长久之计。
“一染金谷尘,萧艾没芳草”进一步说明了世俗的污浊如何侵蚀人的内心,使原本美好的品质逐渐消失,如同芳草被萧艾所掩盖。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胡为閒居赋,乃诮任安巧”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善于逢迎、巧言令色之人的讽刺。这里引用了任安的故事,任安是汉代著名学者,以其学问和正直闻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真才实学和正直品格的推崇。
最后,“所以惟慕陶,固穷而守道”点明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以其淡泊名利、坚守道义的生活态度著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即像陶渊明一样,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和生活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坚守,以及对世俗功利主义的批判。它不仅是一次个人心灵的探索,也是对理想人格和社会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