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
出处:《阳羡浮翠亭》
宋 · 沈辽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
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
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
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
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
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
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
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
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
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题为《阳羡浮翠亭》。沈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首先描绘了江南山川的灵动与生机:“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山川如同奔跑的鹿,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则展现了四季轮回,山头春草年年绿的自然景象,蕴含着时间流逝的哲思。
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对江南的热爱与游历,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感叹人生短暂,世事如梦:“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六朝兴衰,只留下荒凉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阳羡之地,自古以来便充满忧愁,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下来,“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描绘了夜晚沙禽的叫声,它们虽有食物充饥,却仍不知满足,暗喻人的欲望与追求。
最后,诗人自述心境:“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他将自己比作无根之舟,随波逐流,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虽然身居官位,但内心向往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他计划回到江南的三吴地区,寻找一个幽静隐逸之所,不再涉足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山水之美,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