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曷诃责,盖欲绳其愆
出处:《闲中打睡》
宋 · 郭印
永日无一事,何妨白昼眠。
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
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
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
古人曷诃责,盖欲绳其愆。
粪墙斥宰予,便腹嘲孝先。
我则异于是,一息养绵绵。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
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
要学希夷子,且作地行仙。
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
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
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
古人曷诃责,盖欲绳其愆。
粪墙斥宰予,便腹嘲孝先。
我则异于是,一息养绵绵。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
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
要学希夷子,且作地行仙。
注释
永日:整天。何妨:不妨碍。
心形:心灵与身体。
六用:世俗六欲。
根尘:尘世烦恼。
神守:精神保持。
曷:何。
绳:纠正。
粪墙:比喻轻视。
孝先:孔子。
绵绵:延续不断。
中扃:内心。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
希夷子:指道家隐士。
地行仙:地上的仙人,指超脱尘世的人。
翻译
整天无所事事,白天睡觉也无妨。其中自有妙处,心灵与身体都自由舒展。
世俗六欲不再束缚,抛开尘世烦恼。
既非沉醉也不是迷失,精神保持清醒和安全。
古人何必责备,只是希望纠正过失。
如粪土般贬低宰予,以肚子笑话孔子的孝道。
我却与此不同,呼吸间滋养生命延续。
梦境消失,内心断绝一切牵绊。
我不去那华胥国,真正的快乐等同于天赐。
我要向希夷子学习,暂且做个地上的仙人。
鉴赏
这首宋诗《闲中打睡》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悠闲时光中安然小憩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永日无一事,何妨白昼眠",诗人认为在无所事事的日子里,大白天睡觉也无妨,这正是他心中的宁静与惬意。"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他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心境与身体都得到了放松。
诗人进一步阐述,这种状态下六根清净,不再受外界干扰,"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摒弃了欲望和尘世的牵绊。"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他的精神状态既非沉醉也不是迷失,而是保持清醒,守护着内心的安宁。
面对古人的责备,诗人并不认同那些过于严厉的规训,他认为那只是试图约束人的过失,如孔子批评宰予贪睡的行为。诗人自比不同,选择以悠然的方式生活,"我则异于是,一息养绵绵",每一口呼吸都滋养着内心的平静。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他的灵魂已经超越梦境,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他不追求虚幻的仙境,而是享受着与天齐乐的真实宁静。最后,诗人表达了向道家哲人希夷子学习的愿望,做一个如同地行仙般自在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闲适中的睡眠,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