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全文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

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
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
故人书适至,开缄再三读。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
高兴发无端,客来应不速。
驾言遵枉渚,微风饱船腹。
笑语忘主宾,形骸混僧俗。
十里稻花香,山川悦心目。
人境渐以遐,仙源互开阖。
野犬吠一声,豁然见松竹。
维舟就广荫,引客登崇陆。
黑壤错丹葩,文材杂散木。
曲折避榛芜,俛仰随朴樕。
乱后旧亭榭,犹存数丛菊。
下临放生池,出入饶水族。
菱芡自浮沉,海潮遂停畜。
坐来风雨过,轻寒袭巾服。
静对溪云生,细数凫鹥浴。
不觉远烟暝,山厨具蔬簌。
雕胡盈瓦盘,藜羹胜粱肉。
茗苦井泉甘,何事醽与醁。
野人有真性,大道无可欲。
灵蛇尝欲饥,偃鼠易知足。
但愿澹无营,枯肠称饘粥。
洗钵临清流,黑甜眠曲录。
与世任平怀,无门亦无毒。
提起竹篦子,何尝有背触。
多谢贤主人,兹恐游不数。
安得半把茅,溪边深结筑。
当年折脚铛,誓愿追芳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园的宁静画面,诗人陈牧在孝廉的邀请下,乘舟前往南园,与友人一同游玩。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以及与友人相聚之乐。

首句“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孤独,为后续情感的转折铺垫。接着,“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则以清晨山谷中的鸟鸣声,唤醒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段愉快旅程。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描述了诗人清晨醒来后的清新感受,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准备。“故人书适至,开缄再三读”则体现了友情的珍贵,朋友的信件带来了额外的期待和喜悦。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引出了南园的主人,通过“瓜蔬”这一细节,展现了园中丰富的农作物,也暗示了园主的热情好客。“高兴发无端,客来应不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聚会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驾言遵枉渚,微风饱船腹”描绘了乘舟前往南园的过程,微风拂面,船舱内充满了舒适与惬意。“笑语忘主宾,形骸混僧俗”则展现了聚会的轻松氛围,主客之间没有界限,彼此间充满了欢笑与交流。

“十里稻花香,山川悦心目”通过十里稻田的香气和壮丽的山川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人境渐以遐,仙源互开阖”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接近仙境的向往。

“野犬吠一声,豁然见松竹”通过一只野犬的吠声,引出了园中的松竹,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维舟就广荫,引客登崇陆”描述了船只靠岸,众人步入园中的情景。

“黑壤错丹葩,文材杂散木”通过园中的土壤与植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曲折避榛芜,俛仰随朴樕”则描绘了园中小径蜿蜒曲折,引导人们探索未知的美景。

“乱后旧亭榭,犹存数丛菊”通过战后残存的亭台楼阁和菊花,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下临放生池,出入饶水族”则展现了园中池塘的生机勃勃,各种水生生物自由自在地生活。

“菱芡自浮沉,海潮遂停畜”通过菱角和芡实的生长状态,以及对海潮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坐来风雨过,轻寒袭巾服”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以及人们在变化中的适应。

“静对溪云生,细数凫鹥浴”通过静观溪流上云朵的生成和水鸟的沐浴,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敬畏。“不觉远烟暝,山厨具蔬簌”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山中厨房里准备的蔬菜美食。

“雕胡盈瓦盘,藜羹胜粱肉”通过食物的描述,展现了园中生活的简单而美味。“茗苦井泉甘,何事醽与醁”则通过茶与酒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野人有真性,大道无可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真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大道的淡泊。“灵蛇尝欲饥,偃鼠易知足”通过动物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欲望的节制。

“但愿澹无营,枯肠称饘粥”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简单、无欲的生活,享受心灵的平静。“洗钵临清流,黑甜眠曲录”描绘了诗人洗漱后,在清澈的水流旁安然入睡的场景。

“与世任平怀,无门亦无毒”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平和态度,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宽容。“提起竹篦子,何尝有背触”通过竹篦子的比喻,强调了诗人与人相处时的和谐与真诚。

“多谢贤主人,兹恐游不数”表达了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再次来访的期待。“安得半把茅,溪边深结筑”表达了诗人对拥有自己小屋的愿望,希望能够在此地安居。

“当年折脚铛,誓愿追芳躅”通过回忆过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体验,以及对简单生活、自然本真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友情、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