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出处:《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
宋 · 晁补之
诗笔多生习气牵,老来经呗亦随缘。
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诗笔:指诗人的创作风格。多生习气:常有的习惯和风格。
经呗:佛教诵经。
随缘: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东坡梦:苏轼的生活或梦境,代指诗意生活。
北固禅:北固山的禅意,可能指静思冥想。
凭槛语:倚着栏杆交谈,形容视野开阔。
并窗眠:风雨之夜,窗户并排而眠,形容环境。
白首:头发花白,指老年。
尘埃地:世俗生活,尘世。
二十年:约定的时间,表示期待重逢。
翻译
诗笔创作常受习惯影响,年老时连诵经也随遇而安。不妨偶尔沉醉在苏东坡的梦境中,也不妨碍闲时依靠北固山的禅意。
倚靠栏杆远眺万里波涛,与风雨共眠一室山间。
不甘心就这样度过一生的尘世,还期待二十年后再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诗笔多生习气牵”表明诗人年轻时的创作习惯影响着他,而“老来经呗亦随缘”则流露出他晚年对佛教生活的顺应自然的态度。接着,“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借苏东坡的意象,表达自己在闲暇时也会向往禅宗的生活,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描绘了诗人与昙秀师共处的场景,即使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他们也能在对话中找到宁静,甚至在风雨声中安然入睡。最后一句“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表达了诗人不甘于世俗生活,希望与朋友再次相聚的心愿,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之情跃然纸上。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友情的坚守,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