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出处:《赠僧戒休》
唐 · 鲍溶
风行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
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行:形容风的吹拂。露宿:在露天过夜,形容生活艰辛。
为心:视同于心,比喻对月亮的亲近和寄托。
无人无我:既没有别人也没有自己,指超越世俗的存在状态。
翻译
风儿吹过,露水沾湿衣裳,我却浑然不觉贫困,只觉得明月就是我的心,也是我的身体。我想向月亮询问是否有我存在的意义,但月亮无声,无人能告诉我,我又该去问谁呢?
鉴赏
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出世离俗之情的佳作。"风行露宿不知贫"一句,以客观之物比喻僧人的清贫生活,他们就像随风而去、露宿山林的旅人,不为世间的富贵所动,心无牵挂。
"明月为心又是身"则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将明月视作内在之心,同时也将其融于肉身之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明月”既可以理解为自然之美,也可看作是禅宗中常见的“明心见性”的象征。
"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境界的赞叹与探求。"月中无我法"暗示着禅宗中的“无我”思想,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超越个体自我的状态。而最后一问,则是在寻找能够理解和分享这种精神境界的人,彰显了诗人对僧人的仰慕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赞美,也反映出其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通过这样的语言表达,诗人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精神自由的美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