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乃信然,高陵或为谷
出处:《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三》
宋 · 刘敞
常阴贯秋序,洚水弥平陆。
居人逐飞鸟,往往巢树木。
四顾何茫茫,江海忽在目。
古语乃信然,高陵或为谷。
乘桴义无憾,断发忧可辱。
弁冕绩禹功,谁其悲濡足。
居人逐飞鸟,往往巢树木。
四顾何茫茫,江海忽在目。
古语乃信然,高陵或为谷。
乘桴义无憾,断发忧可辱。
弁冕绩禹功,谁其悲濡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京城返回郡地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常阴贯秋序”描绘了一幅秋日阴云笼罩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循环。接着“洚水弥平陆”一句,描述了洪水漫过平原的壮阔场景,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宏伟与不可抗拒。
“居人逐飞鸟,往往巢树木”描绘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与飞鸟共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面。而“四顾何茫茫,江海忽在目”则通过广阔的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的自然景观之中,江海的辽阔与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古语乃信然,高陵或为谷”引用古语,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乘桴义无憾,断发忧可辱”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荣誉与尊严的重视。
最后,“弁冕绩禹功,谁其悲濡足”以大禹治水的功绩为喻,赞美了先贤的伟业,并反问谁能理解并珍惜这些历史的痕迹,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