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全文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出处:《浣溪沙 其二十四
宋 · 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释

霜日:指秋天。
一说秋天的太阳。
明霄:明净的天空;晴朗的天空。
蘸:沾染,沾取液体。
水蘸空:指远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鞘:装刀剑的套子,一说鞭鞘,这里指马鞭。
鸣鞘声:刀剑出鞘声。
一说指行军时用力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
绣旗:绣有图案的军旗。
有无中:若有若无。
烽火北:当时荆州已成南宋边界,谓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已在火线的北面。
尊:同“樽”,酒杯。
酒器。
戍楼:有军队驻防的城楼。
酒阑:饮酒将尽。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翻译

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事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哀伤与忧虑。首句“霜日明霄水蘸空”以清冷的秋日景色为背景,水面反射着天空的苍白,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第二句“鸣鞘声里绣旗红”则点出了战事,战马的嘶鸣声中,军旗猎猎,显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第三句“澹烟衰草有无中”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带来的破败。第四句“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诗人提及了遥远的中原战事和烽火,自己却在戍楼上饮着浊酒,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一句“酒阑挥泪向悲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酒力醺酣之际,对着秋风流下眼泪的哀伤情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战争氛围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悲凉。在艺术处理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使得诗意深远,情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