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访仙侣,相与论道书
出处:《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明 · 王绂
我生乐夷旷,幽抱常冲虚。
偶客京华尘,不异林泉居。
时来访仙侣,相与论道书。
凝神入无象,妙观天地初。
物我既莫立,孰谓形迹拘。
吹笙碧桃春,天风动霞裾。
孤云度碧落,六合乃吾庐。
出门感群动,役役将何如。
偶客京华尘,不异林泉居。
时来访仙侣,相与论道书。
凝神入无象,妙观天地初。
物我既莫立,孰谓形迹拘。
吹笙碧桃春,天风动霞裾。
孤云度碧落,六合乃吾庐。
出门感群动,役役将何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访陈羽士道宁因赠》。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他自述性情旷达,内心充满空灵之气,即便身处繁华的京城,也如同隐居山林一般自在。诗人时常拜访道友,探讨玄妙的道家学说,通过冥想进入无形之境,洞察宇宙初生的奥秘。他认为,万物与自我本为一体,不存在界限,因此不必为外在形式所束缚。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吹笙碧桃春”、“天风动霞裾”、“孤云度碧落”等,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诗人感慨于世间众生忙碌奔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追求和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