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花鸟涧边人,松韵长吟石作邻
出处:《复熊鱼山内阁呈偈》
明 · 释函是
山头花鸟涧边人,松韵长吟石作邻。
檀越近遗新脱粟,今年不似去年贫。
檀越近遗新脱粟,今年不似去年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山头花鸟涧边人”,以山、花、鸟、人构成一幅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图景,山头的花儿与飞鸟,涧边的人们,共同构成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次句“松韵长吟石作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松树的韵律在山间回荡,仿佛与周围的石头成为了亲密的邻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檀越近遗新脱粟”一句,转而触及到人物的情感层面。檀越,佛教中施主的意思,这里指供养僧侣的人。诗人通过描述供养者最近捐赠了新收获的糙米,暗示了供养者的慷慨与对僧侣生活的关心。这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施舍与感恩的价值观。
最后,“今年不似去年贫”一句,是对供养者生活状况的对比,表达了虽然物质条件可能不如往年,但内心的富足和精神的满足却更加重要。这一句既是对供养者生活状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思考,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和谐共生、慈悲为怀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富足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重视内心修养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