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不我从,遥心空伫立
出处:《春日对雨联句一首》
唐 · 皎然
春烟带微雨,漠漠连城邑。
桐叶生微阴,桃花更宜湿。
萧条暗杨柳,散漫下原隰。
归路不我从,遥心空伫立。
林低山影近,岸转水流急。
芳草自堪游,白云如可揖。
寻山禅客意,苦雨陶公什。
游衍情未终,归飞暮相及。
峰高日色转,潭净天光入。
却欲学神仙,空思谢朋执。
为道贵逍遥,趍时多苦集。
琼英若可飧,青紫徒劳拾。
桐叶生微阴,桃花更宜湿。
萧条暗杨柳,散漫下原隰。
归路不我从,遥心空伫立。
林低山影近,岸转水流急。
芳草自堪游,白云如可揖。
寻山禅客意,苦雨陶公什。
游衍情未终,归飞暮相及。
峰高日色转,潭净天光入。
却欲学神仙,空思谢朋执。
为道贵逍遥,趍时多苦集。
琼英若可飧,青紫徒劳拾。
拼音版原文
--
--
--
--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中的山水田园图。诗人通过春烟、微雨、桐叶生阴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湿润而又宁静的氛围。桃花因雨更显娇美,杨柳在春风中摇曳自如,都展示了春天生命力的勃发。
诗人通过“归路不我从,遥心空伫立”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态,而“林低山影近,岸转水流急”则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景观。接着,“芳草自堪游,白云如可揖”中,诗人似乎在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接下来的“寻山禅客意,苦雨陶公什”可能是在追忆古代隐逸之士的生活态度,或是对他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而“游衍情未终,归飞暮相及”则表现出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和不舍昼夜。
在最后几句中,“峰高日色转,潭净天光入”展示了时间流逝和自然之美的变化,而“却欲学神仙,空思谢朋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一种向往。结尾的“为道贵逍遥,趍时多苦集。琼英若可飧,青紫徒劳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物质追求的淡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