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宵发孤咏,月冷洞庭间
出处:《送李堪》
宋 · 释希昼
要地无深托,飘然又出关。
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
岸草随秋远,江云入望闲。
何宵发孤咏,月冷洞庭间。
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
岸草随秋远,江云入望闲。
何宵发孤咏,月冷洞庭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希昼所作的《送李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离别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首句“要地无深托”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而“飘然又出关”则描绘了友人轻盈离去的潇洒姿态。接下来的两句“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通过秋声和暮色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群木摇曳与千山苍茫,寓含了深深的离愁。
“岸草随秋远,江云入望闲”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岸上的草木随着秋天的推进渐行渐远,江面上的云彩悠然入眼,显得宁静而寂寥。最后两句“何宵发孤咏,月冷洞庭间”以月夜洞庭为背景,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在远方的深深思念,以及自己在静夜中独自吟咏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