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复入山,颠顿不知几
出处:《自口外回至密云道中车折轴遇雨》
清 · 徐葆光
出山复入山,颠顿不知几。
瘦马怯孱颜,两毂斗石齿。
脱险就夷旷,泥行钝亦喜。
中轴忽摧折,轮转不逾咫。
劳薪不能言,事败悔方始。
解轭就牛车,落日照行李。
驶雨截山来,抔云翻墨起。
桥阻断虹边,路辨掣电里。
风吹只裯单,沾湿行未已。
将经沧海身,平地已如此。
瘦马怯孱颜,两毂斗石齿。
脱险就夷旷,泥行钝亦喜。
中轴忽摧折,轮转不逾咫。
劳薪不能言,事败悔方始。
解轭就牛车,落日照行李。
驶雨截山来,抔云翻墨起。
桥阻断虹边,路辨掣电里。
风吹只裯单,沾湿行未已。
将经沧海身,平地已如此。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葆光的《自口外回至密云道中车折轴遇雨》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意外。首句“出山复入山,颠顿不知几”展现了道路崎岖,长途跋涉的艰难。接着,“瘦马怯孱颜,两毂斗石齿”通过瘦马的疲惫和车轮与石头的摩擦,进一步渲染了行程的困苦。
“脱险就夷旷,泥行钝亦喜”描述了从险境到相对平坦路段的短暂喜悦,然而“中轴忽摧折,轮转不逾咫”突显了突如其来的厄运——车轴断裂,使前行受阻。诗人以“劳薪不能言,事败悔方始”表达了对这次事故的无奈和后悔。
“解轭就牛车,落日照行李”描述了换乘牛车的情景,夕阳映照着行李,气氛凄凉。随后,“驶雨截山来,抔云翻墨起”形象地描绘了暴雨的猛烈,如同山峰压顶,乌云翻滚。
“桥阻断虹边,路辨掣电里”运用比喻,形容雨中视线模糊,道路如电光般难以辨别。接下来,“风吹只裯单,沾湿行未已”写出了风雨交加,衣衫单薄的诗人一路湿透,疲惫不堪。
最后两句“将经沧海身,平地已如此”以夸张的手法,暗示即使经历的只是平地上的困难,但若再遭遇更大的挑战(如“沧海”),恐怕更加难以应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