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明 · 管讷
客舍仍栽竹,殷勤忆故园。
乱枝交窄径,轻筱拂卑垣。
曙色烟凝几,秋声月在门。
杀青编汗简,浮碧注山尊。
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频驻屐,俗士竟回辕。
虽与山林远,终无市井喧。
晋贤名未泯,唐逸兴犹存。
彷佛龟山路,依稀雁荡村。
南归遂幽息,投老更何论。
乱枝交窄径,轻筱拂卑垣。
曙色烟凝几,秋声月在门。
杀青编汗简,浮碧注山尊。
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频驻屐,俗士竟回辕。
虽与山林远,终无市井喧。
晋贤名未泯,唐逸兴犹存。
彷佛龟山路,依稀雁荡村。
南归遂幽息,投老更何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永嘉裴季和家有竹居典簿中都国学种竹数竿想像故园之意》描绘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通过竹子这一意象,展现了主人裴季和的居所环境,竹枝交错狭窄的小径,轻盈的竹叶拂过低矮的墙垣,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诗人想象着清晨竹林间的薄雾,以及秋夜月光洒入门庭的景象,寓言主人的高尚品格如同竹子般坚韧,生活简朴而有节操。他还提及了挖竹笋以供春祭和晚餐的准备,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主人的雅致吸引了高人常来,而俗世之人则被这里的宁静吸引,远离了尘嚣。
诗人感慨,尽管身处远离山林的都市,但这里依然保持着一份田园诗意,令人向往。他借用晋代贤人的典故和唐代隐逸之风,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仰慕。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南归后的归隐之心,以及对于年老体衰后生活的展望,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