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众峰抱苍龙,蟠屈翠蛟水全文

众峰抱苍龙,蟠屈翠蛟水

宋 · 赵汝谠
众峰抱苍龙,蟠屈翠蛟水
放之两崖閒,奔汹不得止。
涛澜生席上,雷雹转石底。
恍疑天柱摇,将拔阴洞起。
苏公雄气压,诗骨得山髓。
指麾驱鲲鲸,赫奕动箕尾。
纷纷下土人,蚁垤自封侈。
骤观目睛眩,笔坠汗流泚。
坐令空谷啸,声彻霄汉里。
君来松根吟,仙者相去咫。
老蛟破锁出,馀怒犹未已。
决开涧千丈,散作雾五里。
今年溪湖乾,草树生意靡。
寸泉落山苗,灵药起垂死。
遗吾云子饭,报汝青玉几。
野人寻泉窦,筒坏方复理。
泓然山巅池,冬夏常若此。

注释

苍龙:形容群峰环绕的景象。
蟠屈:盘旋曲折。
涛澜:大浪。
雷雹:比喻浪涛声。
天柱:形容山峰。
苏公:指诗人苏轼。
雄气:豪迈的气势。
山髓:山的精华。
箕尾:星宿名,象征威严。
蚁垤:比喻尘世中人的渺小。
笔坠:写诗时手部动作停滞。
啸:山谷回声。
咫:古代长度单位,极言距离近。
涧:山谷中的溪流。
雾:形容水汽弥漫。
乾:干涸。
垂死:接近死亡。
云子饭:比喻珍贵的食物。
泉窦:泉眼。
泓然:形容水深而清。

翻译

群峰环绕如苍龙,翠绿的蛟龙盘曲在水中。
它被放置在两岸之间,波涛汹涌无法停歇。
浪花仿佛在席上翻腾,雷鸣和冰雹在石底滚动。
恍惚间怀疑天柱在摇晃,要将阴暗的地洞唤醒。
苏公的豪迈之气压倒一切,他的诗才汲取了山的精髓。
他指挥着巨大的鱼龙,光芒照耀如同箕尾星闪耀。
凡夫俗子们忙于尘世,自以为是地封疆占地。
乍一看令人眼花缭乱,提笔写作汗流浃背。
他的诗作让山谷回荡,声音直冲云霄。
您来到松根吟诵,仿佛仙人近在咫尺。
老蛟挣脱束缚而出,余怒未消。
它冲开千丈深涧,化作五里长的雾气。
今年溪湖干涸,草木生机不再。
点滴泉水滋润山苗,灵药在垂死之际复苏。
他赠我云子饭,回报以青玉几案。
乡野之人寻找泉源,破损的竹筒还需修复。
山顶的池塘清澈见底,冬夏如一。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谠的《和巩栗斋丰翠蛟亭》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山水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山峰比作苍龙盘曲,翠绿的水流如蛟龙翻腾,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他进一步描述了水流在两岸间奔涌不息,激起的涛澜如同席上的惊涛骇浪,雷雹般的声响震动山石,仿佛天柱摇动,阴洞欲出。

诗人赞美了苏公(苏轼)的雄浑诗才,认为其作品深得山川之精髓,能驾驭宏大意象,如同驱使鲲鲸般豪迈。他批评世人目光短浅,与苏公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接着,他描绘了自己在亭中吟咏的感受,仿佛与仙人相近,蛟龙出窍的余威仍在,引发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瀑布,滋润了干涸的溪湖,使得草木重焕生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承诺将云子饭赠予山泉,象征着回报自然的恩赐。他还提到修复破损的取水工具,以及山巅常年如一的清泉,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