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
出处:《上巳日有怀昔从云庵老人此日山行》
宋 · 释德洪
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
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
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
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
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
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
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
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
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
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
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上巳日思念江南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对往昔与云庵老人共度山行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点明时间与地点,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却心系江南的情怀。接着,“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双林与流水相接,石路蜿蜒深入烟雾缭绕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进一步展示了山川的壮丽与深邃,千峰在云雨中若隐若现,空旷的山谷中寒潭深邃,景象既雄伟又清幽。接下来,“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则将视线转向了山中的苍杉,它们茂盛繁密,云庵的秀美景色仿佛在杉树的映衬下更加生动。
然而,“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一句转折,诗人突然意识到庵中的人已不在,只有青灯在尘龛中闪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念之情。最后,“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回忆,即使如今只剩下回忆,但那些笑声与谈笑依然在心中回响。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则是对当前情境的感慨,风光与时节的变化触动了诗人的愁绪,使得愁味更加深刻。最后,“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以一个具体的动作结束全诗,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烟霭笼罩,不禁泪湿春衫,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