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出处:《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十二》
唐 · 陈子昂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注释
微霜:指秋季的薄霜。岁晏:年底,冬季将至。
斧柯:斧柄。
青青:青翠,生机勃勃。
金天:秋天的别称,因其天空湛蓝如金。
浩露:浓重的露水。
群英:万物精英,泛指众多生物。
登山:徒步上山。
白日:白天。
西暝:西边天色渐暗。
云海:云雾翻腾的海洋。
荡潏:动荡不安,形容波涛汹涌。
孤鳞:孤独的鱼鳞,比喻独自一人。
安得:怎能。
翻译
细微的霜降预示着年终将至,斧柄开始显出青色。更何况正值秋夜金天,浓重的露水润泽万物精英。
登高远望天地间,太阳已经西沉暗淡。
云海波涛汹涌,孤独的鱼鳞又怎能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22首。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美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这两句描绘了初秋的景象,微霜表明天气逐渐转凉,而“斧柯始青青”则是树木开始显现出绿意,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隐含着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哀愁。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这里“金天”指的是晴朗无云的天空,“金”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形容美好、纯洁之物,而“浩露”则是大片的露水,滋润着众多花朵(群英),描绘出了一幅秋夜湿润而又清新的图景。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诗人在登上高处眺望广袤的宇宙,感受到天地之大,而“白日已西暝”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太阳已经偏西,给人一种时光不待人的感觉。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云海”象征着广阔无垠,“孤鳞”则是指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而“安得宁”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求到的内心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时间、宇宙以及个人的小我与大我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