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小难和气如三春,大难色瑩清无尘全文

小难和气如三春,大难色瑩清无尘

出处:《赠江东李提学
宋末元初 · 方回
小难和气如三春,大难色瑩清无尘
小难作诗到圣处,大难更自髯绝伦。
天怜今年穷已极,稍慰蒹葭霜露身。
恶风剧雪走千里,一识顿有两玉人。
西冈李氏自五代,彩棒作尉金沙津。
神尧之子太宗弟,郑王枝叶元至亲。
衣冠不绝七百岁,至今宝藏唐告纶。
吾家秋崖与题跋,乐石刻玉高嶙峋。
龙准子孙鸿雁行,彷佛犹见青莲真。
江东浙右乔木国,小却管领儒簪绅。
雅衰风息离骚降,迩来此道尤荆榛。
少陵一老擅古今,学所从入须黄陈。
后世口耳逐世好,九苞一角谁凤麟。
君家兄弟名骤起,传者惊叹笔有神。
门第既已推第一,人品学问俱不群。
呜呼宇宙之大我辈未尝少,高歌一曲吾气其庶伸。

拼音版原文

xiǎonánsānchūnnányíngqīngchén

xiǎonánzuòshīdàoduìchùnángèngránjuélún

tiānliánjīnniánqióngshāowèijiānjiāshuāngshēn

èfēngxuězǒuqiānshídùnyǒuliǎngrén

西gāngshìdàicǎibàngzuòwèijīnshājīn

shényáozhītàizōngzhèngwángzhīyuánzhìqīn

guānjuébǎisuìzhìjīnbǎocángtánggàolún

jiāqiūshígāolínxún

lóngzhǔnsūn鸿hóngyànxíng仿fǎngyóujiànqīngliánzhēn

jiāngzhēnzhèyòuqiáoguóxiǎoquèguǎnlǐngzānshēn

shuāifēngsāojiàngěrláidàoyóujīngzhēn

shǎolínglǎoshànjīnxuésuǒcónghuángchén

hòushìkǒuěrzhúshìhǎojiǔbāojiǎoshuífènglín

jūnjiāxiōngmíngzhòuchuánzhějīngtànyǒushén

méntuīrénpǐnxuéwènqún

zhòuzhībèiwèichángshǎogāoshùshēn

注释

和气:形容态度温和。
色莹清无尘:面色洁净如玉,无丝毫尘埃。
蒹葭:芦苇,比喻贫寒生活。
恶风剧雪:恶劣的天气。
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
雅衰:高尚的风尚衰落。
少陵:杜甫的别称,因其曾任长安少陵官职。
口耳逐世好:随波逐流,追求世俗喜好。
门第:家族的社会地位。
人品学问:个人品德和学术修养。

翻译

小的困难如同春天般和煦,大的困境面色洁净无丝毫尘埃。
在小的困境中作诗达到极致,面对大难更是超群出众。
上天怜悯今年困苦至极,稍稍安慰了我这如芦苇般经霜露洗礼的生活。
恶劣的风雪驱使我千里奔波,但一遇见你们,心中便有了两位如玉般的佳人。
西冈李氏家族源自五代,以彩棒为官于金沙津。
他是神尧的儿子,太宗的弟弟,郑王的后代,血缘关系极为亲近。
李氏家族衣冠延续七百年,至今仍珍藏着唐朝的告纶。
我家秋崖与题跋,对石刻艺术有着深厚造诣。
李氏子孙如同鸿雁排列,仿佛还能见到青莲居士的真容。
江东浙右之地,人才辈出,像乔木一样繁盛,引领着文人士大夫。
古代的雅致风尚已衰落,离骚的精神如今难以寻觅。
少陵先生独步古今,他的学问源于黄陈两家。
后世之人只追求时尚,真正的凤麟之才难以辨识。
你们兄弟声名鹊起,传扬者惊叹你们笔下的神韵。
你们家族在门第上首屈一指,人品学问都超凡出众。
哎,宇宙广大,我们并未逊色,高歌一曲,或许能舒展我的胸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赠江东李提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

“小难和气如三春,大难色莹清无尘。”开篇即以鲜明的比喻,形容朋友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与坚韧不拔。"小难作诗到圣处,大难更自髯绝伦"则指出朋友的文学才能,即便在平常的创作中也能达到高水平,更别说是在大难之中,反而更加显示出其超凡脱俗的一面。

接着,诗人写道:“天怜今年穷已极,稍慰蒹葭霜露身。”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也是对朋友在困境中的关心和安慰。"恶风剧雪走千里,一识顿有两玉人"表达了诗人与李提学之间的情谊,即便是在逆境中相识,亦如同发现了难得的人才。

下文“西冈李氏自五代,彩棒作尉金沙津。神尧之子太宗弟,郑王枝叶元至亲。”则是对李提学家族的溯源和赞誉,指出其家族自五代以来便有显赫的家世,同时也强调了他们与古代圣贤的血缘关系。

“衣冠不绝七百岁,至今宝藏唐告纶。”此句表明李氏家族的文化传承未曾中断,历经七百年而仍被后人所珍视。"吾家秋崖与题跋,乐石刻玉高嶙峋。龙准子孙鸿雁行,彷佛犹见青莲真。”这里诗人以其家族的文化遗产自豪,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强调了李提学家风的深厚和难得。

“江东浙右乔木国,小却管领儒簪绅。”则是对江东一带的地理环境和文人聚集之地的描述。"雅衰风息离骚降,迩来此道尤荆榛。”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文学界的困难与挑战。

“少陵一老擅古今,学所从入须黄陈。”此句赞扬李提学在文学上的成就,其学问渊博,不仅能够领悟古代文人之道,更能够继承发展。"后世口耳逐世好,九苞一角谁凤麟。”则是对其文学影响的肯定和期待。

“君家兄弟名骤起,传者惊叹笔有神。”诗人对李提学家族中人才辈出的赞誉,以及对其文学才华的高度评价。"门第既已推第一,人品学问俱不群。”此句强调了李氏家族在门阀和学问上的卓越,不仅是当代之最,也超然于世俗。

最后,“呜呼宇宙之大我辈未尝少,高歌一曲吾气其庶伸。”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对于宇宙无限广阔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的胸襟抱负和自信,通过高声歌唱来宣泄内心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李提学个人才华与家世的赞美,更是诗人对于文学传承、士族文化以及个人的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