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全文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唐 · 李白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拼音版原文

jiǔtiānqīngdēnggāoqiūyún
zàohuàchuānyuèleránchǔhànfēn

chángfēnghénglóngwén
chuányóulóuchuánzhuànghéngfén

jīntǎojīngjīngpèibīnfēn
báiluòjiǔzūndòngtíngluósānjūn

huánghuāduōshǒuzhànyáoxiāngwén
jiànzhuǎntuíyángdāngshítíngxūn

hānzhuàngshìcuīyāofēn
chuòdōngxiàyuānmíngqún

翻译

九月天气晴朗,登高不见秋天的云彩。
大自然开辟了山川,清晰地划分出楚与汉的边界。
大风吹动江面波浪,波纹如同龙鳞般密集。
回想当年的游乐,楼船在汾水旁显得雄壮。
如今我们征讨敌人,旗帜繁多,场面热闹。
白羽箭落在酒杯中,大军集结在洞庭湖边。
战场上黄花无人采摘,战鼓声远远传来。
剑舞振奋起夕阳,阳光仿佛因之而暂停。
豪放的歌声激励勇士,足以驱散邪气。
在污浊的东篱之下,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不合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初九)登高远眺,感受大自然之美与壮丽景象的意境。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事业的向往。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这两句写出了九月初九的清朗天气,登上高处却不见秋季常有的浮动之云。通过这种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胸襟开阔和心境澄明。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这里,“造化”指的是自然的创造力,“辟川岳”则形容山川的壮丽。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地理划分的认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这两句用来描绘风与水的动态,以及自然界中生灵活跃的景象。“长风”、“横波”、“合沓”、“蹙龙文”都极富画面感,使人仿佛能听见那呼啸的风声和涌动的水流。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诗人在这里回忆起往日游历豫章(今湖北襄阳一带)的豪迈情景,以及当时的楼船壮观。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过往经历,更是对历史英雄事业的一种怀念和向往。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鲸鲵”指的是大鱼,象征着巨大的敌人或困难。“旌旆”则是古代军队中用的旗帜。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当下讨伐敌人的决心和军威的壮观。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这里,“白羽”可能指的是鸟羽或白色信号旗帜,表示着战事的紧迫。诗人描绘了酒樽散落的情景,以及洞庭湖(今湖南岳阳境内)周围布满了三路大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诗中的“黄花”可能是指秋天的菊花,而“不掇手”则表达了一种放弃或无心之举。同时,“战鼓遥相闻”则传递出远方传来的战争的声音,使人感到一种紧张和不安。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诗中的“剑舞”形容勇士们挥舞长剑的英姿,“转颓阳”则是对太阳运行速度的一种夸张表达,意指时间仿佛在战争激情中凝固了。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这两句写出了酒宴中的欢乐以及激励壮士们的豪迈之声。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战胜邪恶、扫除迷雾的心志。

最后,“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这里“龌龊”形容声音低沉而连续,“东篱”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地方的围栏或边界。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智者(渊明)所处环境和地位的不满,以及对群体中智者的不足之感。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他对于历史英雄、壮丽山水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