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西笑日,莫遣滞渔矶
出处:《送王鸿胪归养》
明 · 李英
诏许潘郎去,秋风昼锦归。
枫江辞魏阙,菽水奉慈闱。
采秀太湖石,栖霞白板扉。
长安西笑日,莫遣滞渔矶。
枫江辞魏阙,菽水奉慈闱。
采秀太湖石,栖霞白板扉。
长安西笑日,莫遣滞渔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得到皇帝允许后,辞官归家,与家人团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诏许潘郎去”,以典故引入,暗示这位官员如同潘岳一般,得到了朝廷的恩准,可以离开繁忙的官场,回到家庭的怀抱。接着,“秋风昼锦归”一句,通过“秋风”和“昼锦”这两个意象,既描绘了归家途中的季节景色,也象征着官员荣归故里的荣耀与喜悦。
“枫江辞魏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官员辞官归家的决心,枫江边的告别,意味着他将离开权力的中心,回归平凡的生活。“菽水奉慈闱”则直接表达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用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一餐,来表达对父母的敬爱和关怀。
“采秀太湖石,栖霞白板扉”两句,通过选取太湖石和白板门作为描写对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归家后的宁静与祥和。太湖石的秀美与栖霞山的白门,都是诗人用来寄托对家乡美好回忆的意象。
最后,“长安西笑日,莫遣滞渔矶”两句,以长安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故乡的眷恋。长安是古代的政治中心,而“西笑日”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释然,以及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同时,“莫遣滞渔矶”一句,更是强调了诗人不愿让自己的心灵滞留在过去的烦恼之中,而是要像归渔人一样,轻松自在地享受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官场生活的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