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正劳千里问,年华休叹二毛知
出处:《次韵荅陈院长纪行见寄》
明 · 潘希曾
楼船西上路倭迟,两岸江风飐画旗。
民俗正劳千里问,年华休叹二毛知。
肇开山邑绥无赖,半减田租慰阻饥。
老我提兵思按堵,喜沾馀润和新辞。
民俗正劳千里问,年华休叹二毛知。
肇开山邑绥无赖,半减田租慰阻饥。
老我提兵思按堵,喜沾馀润和新辞。
鉴赏
这首明代潘希曾的《次韵荅陈院长纪行见寄》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景。首句“楼船西上路倭迟”,以楼船出航的场景暗示行程的遥远与艰难,倭迟二字可能暗指对倭寇的警惕或边疆的不安定。次句“两岸江风飐画旗”进一步渲染了江风拂动旗帜的画面,展现了舟行江上的动态感。
第三句“民俗正劳千里问”,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民众生活的关心,千里问字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民间的问候。第四句“年华休叹二毛知”,通过“二毛”(斑白的头发)自况,感慨岁月流逝,但诗人并未沉溺于哀叹。
第五句“肇开山邑绥无赖”,意为在开拓边疆的过程中,要安抚那些行为不轨的人,展现出治理者的责任感。第六句“半减田租慰阻饥”,则表达了通过减轻赋税来缓解饥荒的仁政措施,体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最后一句“老我提兵思按堵,喜沾馀润和新辞”,诗人以自己年迈仍带兵维护边疆稳定为荣,同时欣喜于这些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表达了对新政策的赞美和支持。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风情,又寓含着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治国方略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