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岂患人间少,流水高山在目中
出处:《题佟子小影》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郁郁长松谡谡风,一囊更自抱丝桐。
知音岂患人间少,流水高山在目中。
知音岂患人间少,流水高山在目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郁郁葱葱的长松与飒飒的风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诗人以“一囊更自抱丝桐”这一细节,巧妙地将人物形象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主人公怀抱琴瑟,寄情于山水的情怀。接下来,“知音岂患人间少,流水高山在目中”两句,表达了对真正知音的渴望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知音并不难寻,因为世间万物皆可成为心灵交流的媒介,正如流水与高山,它们既是自然之美的体现,也是情感与思想交流的象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融,传达了对艺术、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