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出处:《南州桓公九井作诗》
魏晋 · 殷仲文
四运虽鳞次,理化各有准。
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
夹籁惊幽律,哀壑叩虚牝。
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陨。
何以标贞脆,薄言寄松菌。
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轸。
广筵散泛爱,逸爵纡胜引。
伊余乐好仁,惑祛吝亦泯。
猥首阿衡朝,将贻匈奴哂。
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
夹籁惊幽律,哀壑叩虚牝。
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陨。
何以标贞脆,薄言寄松菌。
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轸。
广筵散泛爱,逸爵纡胜引。
伊余乐好仁,惑祛吝亦泯。
猥首阿衡朝,将贻匈奴哂。
鉴赏
这首诗由殷仲文在魏晋时期所作,名为《南州桓公九井作》。诗中描绘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
首句“四运虽鳞次,理化各有准”,点明四季更迭,自然规律有序,万物遵循其法则生长变化。接着,“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认为秋天的景色能让人情绪达到极致。
“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描绘了秋天明亮而深远的景色,同时又带有一丝凄凉和紧迫感。接下来的“夹籁惊幽律,哀壑叩虚牝”则通过声音和地势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既有幽静之美,也有哀愁之感。
“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万物衰败的感慨,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最后,“何以标贞脆,薄言寄松菌”则是诗人借松树和菌类的坚韧与脆弱,表达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