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全文

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

出处:《听玉
明 · 沈周
竹谓青琅玕,其体本虚静。
风来假之鸣,因声乃生听。
琮琤复琳琅,环佩满三径。
冥心斋中士,声耳两相竞。
缘声知风端,缘风知竹病。
要知竹有音,不待风命令。
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听玉》,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诗人以竹子为载体,形象地描绘了风与竹子之间的互动,以及听者的内心体验。"竹谓青琅玕",将竹子比作青色的美玉,象征其清雅高洁。"风来假之鸣",写风轻轻吹过,使竹子发出声音,如同环佩叮咚,充满音乐感。

"琮琤复琳琅,环佩满三径",进一步描绘了竹声的悦耳动听,仿佛仙人环佩之声在庭院中回荡。"冥心斋中士,声耳两相竞",表现了听者在静心斋中,全神贯注于这自然的声音,心灵与耳朵相互竞争,追求更深的领悟。

"缘声知风端,缘风知竹病",通过声音感知风的轻重,又从风的变化中体察竹子的健康状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要知竹有音,不待风命令",强调竹子本身就有其内在的声音,无需外力推动。

最后两句"箫竽发天和,中律雅而正",以箫笛和竽乐比喻竹声的和谐与纯净,符合天地自然的韵律,展现出一种高雅而正直的品格。整首诗通过听竹,寓言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高洁品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