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哉荀卿骋雄辩,推本心术深磨研
出处:《赠五台妙空师》
宋 · 许景衡
山僧栖在山之巅,胡为振锡来市廛。
且言自得相形术,愿与多士谈媸妍。
津涂穷通可逆数,名分巨细潜开先。
庞眉合享寿考福,鼎角堪持丞弼权。
人生肖貌虽若尔,天理应效非皆然。
条侯饿死始难必,裴度果相终何缘。
亨衢第以直道致,吉祉多为阴功延。
操脩向善或向恶,感召凶吉如蹄筌。
予观传记考物理,谓师语议非无传。
出言少偷信不免,受玉苟堕知难全。
况乎素行未中积,敢以虚表要诸天。
富哉荀卿骋雄辩,推本心术深磨研。
九州功崇夏禹跳,三面德至成汤偏。
仲尼何长子弓短,古今无害为圣贤。
林宗知人出明性,清澈鉴裁犹澄渊。
大端亦贵器与识,规矩安可私方圆。
君平卜筮达至理,探索造化穷推迁。
与臣言忠子言孝,利害之际尤拳拳。
古人术学务原本,宁将浮说相拘挛。
羡师通论近名教,为师条列终吾篇。
且言自得相形术,愿与多士谈媸妍。
津涂穷通可逆数,名分巨细潜开先。
庞眉合享寿考福,鼎角堪持丞弼权。
人生肖貌虽若尔,天理应效非皆然。
条侯饿死始难必,裴度果相终何缘。
亨衢第以直道致,吉祉多为阴功延。
操脩向善或向恶,感召凶吉如蹄筌。
予观传记考物理,谓师语议非无传。
出言少偷信不免,受玉苟堕知难全。
况乎素行未中积,敢以虚表要诸天。
富哉荀卿骋雄辩,推本心术深磨研。
九州功崇夏禹跳,三面德至成汤偏。
仲尼何长子弓短,古今无害为圣贤。
林宗知人出明性,清澈鉴裁犹澄渊。
大端亦贵器与识,规矩安可私方圆。
君平卜筮达至理,探索造化穷推迁。
与臣言忠子言孝,利害之际尤拳拳。
古人术学务原本,宁将浮说相拘挛。
羡师通论近名教,为师条列终吾篇。
鉴赏
这首诗《赠五台妙空师》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位山僧的形象,他居住在山巅,却突然来到市井之中,手持锡杖,似乎在寻求与世俗人士的交流。接着,诗人提到这位山僧谈论的是“相形术”,即相面术,以及如何通过观察人的外貌来预测其命运、地位和性格。这种讨论涉及了人生的穷通、名分的大小、长寿与权力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
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人的外貌可以反映一定的内在特质,但天理并非总是如此,历史上的例子如条侯(可能指汉朝的周亚夫)和裴度(唐朝宰相)都展示了命运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诗人强调,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遵循正直之道,积累阴德,以及内心的善良与邪恶的选择,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和福祉。
诗人还引用了古代思想家荀子的观点,强调了内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提到了夏禹、成汤、孔子等历史人物作为道德典范。同时,诗中也提到了识别人才的能力,如林宗(可能指东汉的名士陈蕃),并强调了器量与见识的重要性,以及遵循规矩的必要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认为它接近儒家的名教,同时也对佛法的实践提出了期望,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道德、命运和智慧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