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投山寺,莲花不染心
出处:《题囊山兰若》
明 · 佘翔
习静投山寺,莲花不染心。
孤云团野色,片雨散秋阴。
竹影侵禅榻,松涛杂梵音。
无生如可学,长此卧东林。
孤云团野色,片雨散秋阴。
竹影侵禅榻,松涛杂梵音。
无生如可学,长此卧东林。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题囊山兰若》描绘了诗人寻觅静谧修行之地的情景。首句“习静投山寺”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选择遁入山中寺庙以求心境的清静。接下来,“莲花不染心”借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象征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纯洁和不受尘世纷扰。
“孤云团野色,片雨散秋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幽深与宁静,孤云飘荡,片雨洒落,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淡雅的秋意。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竹影侵禅榻,松涛杂梵音”细腻地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竹影斑驳,松涛阵阵,与诵经的梵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修氛围。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无生如可学,长此卧东林。”他表达出对无生之境的向往,希望能在此处长久地修炼,过上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热爱与追求。